粉条用什么做的

214 2023-01-24 03:25

第一,手工处理

1.调糊:取含水量约45 ~ 50%的湿润淀粉,慢慢加入约为面粉量2.5倍的冷水,用木棒不断搅拌。同时,在湿润的淀粉中加入千分之三的明矾。明矾能增加粉丝的韧性和弹性,还具有防腐和疏水作用,使产品不易吸潮受潮。

2.成型中。用粉勺取少许粉糊,放入旋转的圆盘中,圆盘为铜或锡制成的浅圆盘,直径约20cm,底部略凸。加入糊状物后,将锅漂浮在锅内的开水上,用手转动锅,使糊状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锅底中心向四周均匀铺开。同时根据旋转锅底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加热糊化。当中心无白点时,从边盘取出,放入清水中,冷却一会,再取出成型的粉丝,放入清水中冷却。

3.站着晾干。将粉丝浸泡在制淀粉的酸性浆液中3 ~ 5分钟,可去除部分色素和表面粘性,增加光泽。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硫磺熏,这样防霉、漂白、防蛀的效果会更好。粉丝泡浆或硫磺熏蒸后,用干净的稻草铺在竹帘上晾干,翻一次面,使两面均匀晾干。

机械化加工

1.所需设备:粉丝机(包括调浆机、主机、切割机)工艺流程:原料选择-调浆-投料-快蒸-慢蒸-冷却-粉丝分离-粉丝切割-粉丝成型-包装。

2.制作方法:选材:优质的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等淀粉可用于制作粉丝。称取精选的优质淀粉,按比例与水混合,在调浆机中搅拌成浆。加工干淀粉时,要注意充分湿润淀粉,转速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在1000转,这是最好的时候。

4.快蒸慢蒸:浆料在传送带的运转下进入蒸锅内的高温快蒸段,快速定型后进入慢蒸段成型。

7.烘干。可以自然干燥,也可以烘干。晒干的口感一般没有自然晒干的好,但是卫生程度更高。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然后红薯等经磨浆沉淀等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

中国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成品粉条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

以前有“无明矾做不成粉条”的说法,近几年经过专家不断研发,终于打破了这一传统。真空粉条可以通过真空处理即可做到不使用或少量使用无矾食品添加剂筋力源即可生产无矾粉条;自熟粉条、汽蒸粉条也有了明矾替代品-筋力源,达到真正无矾粉条的国家标准。

扩展资料

手工工艺流程:

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加筋力源(明矾替代品)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

机械化加工方法:

涂布工艺流程:精制淀粉原料--调浆--涂布--糊化脱布--预干--时效--切丝成型--干燥--包装--成品粉条,从鲜粉到成品加工时间只需2小时,实现时效可控化,大幅恢复鲜红薯核心功能。

漏瓢式工艺流程:

淀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切断上挂→冷凝→冷冻→解冻干燥→(压块)包装→成品粉丝。

有多种。

常见的有:

红薯

马铃薯

米粉

芋头

主要是以淀粉含量较的植物制成的

著名的“龙口粉丝”就是绿豆做的。

比如:马铃薯粉条的加工:

产品特点:马铃薯粉条,色白,条细,养分多。适于熬菜,烹炒和凉拌菜用。

工艺流程: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加矾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

制作要点:

选料提粉:选择淀粉含量高,收获后30天以内的马铃薯作原料。剔除冻、烂、腐块和杂质,用水反复冲洗干净,粉碎、打浆、过滤、沉淀提取淀粉。

配料打芡:按含水量35%以下的马铃薯淀粉100公斤,加水50公斤配料。先取5公斤淀粉放入盆内,再加入其重70%的温水调成稀浆,然后用开水从中间猛倒入盆内,迅速用木棒或打芡机按顺时方向搅动,直到搅成有很大粘性的团即成芡。

加矾和面:按100公斤淀粉,0.2公斤明矾的比例,将明矾研成面放入和面盆中,再把打好的芡倒入,搅拌均匀,使和好的面含水量在48%~50%之间,面温保持在40℃左右。

沸水漏条:先在锅内加水至九成满,煮沸,再把和好的面装入孔径10毫米的漏条机上试漏,当漏出的粉条直径达到0.6~0.8毫米时,为定距高度,然后往沸水锅里漏,边漏边往外捞,锅内水量始终保持在头次出条时的水位,锅水控制在微开程度。

冷浴晾条:将漏入沸水锅里的粉条,轻轻捞出放入冷水糟内,搭在棍上,再架放入15℃水中浴5~10分钟,取出后架在3~10℃房内阴晾1~2小时,以增强其韧性。然后架在日光下晾晒,含水量到20%左右时,收敛成堆,去掉条棍,使其干燥。

打捆包装:含水量降至16%时,打捆包装,即可销售。

用:土豆淀粉、地瓜淀粉、豌豆淀粉、绿豆淀粉等。

做粉条,还要加入明矾(硫酸钾铝)。尤其是“粉丝”,里面加的明矾更多一些。

过多地吃粉丝、粉条,会造成“铝离子”体内存留过多,会引起“老年痴呆”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