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要分开储藏主要指的是

陆林农业 2023-06-29 21:46 编辑:admin 52阅读

(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

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

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足能够防潮、防虫、防鼠。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二)粮食入仓前的要求

1、清除杂质。

粮食在收获时夹带的秸杆、灰尘、碎粒等杂质,容易使粮堆生虫、吸潮发霉,影响储粮的稳定性。因此,粮食在入仓前应尽量:将杂质清除。可采用风扬和过筛去杂。风扬一一可除去与粮食轻重不同的害虫、残秸、瘪粒、杂草种子、砂石等杂质。风扬可用人力,也可用机械。过筛一一利用粮粒与杂质大小形状不同的特点,选用适当大小的筛孔可将粮粒与杂质分离。

2、充分晾晒。

日光曝晒不仅可降低粮食的水分,还可以杀灭其中的害虫。晾晒粮食的晒场最好是水泥地面或房顶。沥青马路不宜晾晒粮食,一是影响交通,二是污染和损坏粮食,食用后对身体有害。粮食储藏前要经过充分的晾晒,尽量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判断水分高低的方法为:可用门牙慢慢咬粮粒来估计粮食的含水量,若感到很硬脆、费劲、声音清脆响亮,说明水分合乎要求;若声音哑闷,或粮粒被咬成饼状,说明水分较高,还需继续晾晒。有条件的最好用便携式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整晒后的粮食要尽快入仓,避免粮食吸湿和害虫感染。

3、粮情一致。

储藏在同一装具内的粮食要保证粮情一致。即不同品种的粮食分别储藏;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分开储藏;有虫粮和无虫粮分别储藏:新粮和陈粮分别储藏。

(三)对储藏环境的要求

储藏粮食的场所要注意环境卫生,特别是装具周围和顶部不能堆放杂物,地面不能有散落的粮食和其他食物,以防外部害虫的滋生感染和老鼠的侵害。对于采用化学药剂杀虫的储粮装具,要在专门的房间放置,不能放在卧室和牲畜间,并保证空气流通。

二、常用的储藏方法

(一)常规储藏

粮食经清理晾晒、待粮温降至气温后装入储粮装具。然后封好进出粮口,做好防虫、防潮、防鼠及日常的粮情检查等工作。

(二)热密闭储藏

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使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干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半小时至重小时,在下午5点钟以前趁热入仓。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热密闭最好一次人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热密闭储藏要求:应预先做好清仓消毒工作,装具不能有虫;小麦的含水量不能高于12%,最好在11%以下。

(三)自然缺氧储藏

自然缺氧储藏不使用杀虫剂,而是在一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方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陈粮不能采用自然缺氧方法储藏。方法是: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进出粮口一定要确保气密。自然缺氧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进出粮口的密闭情况及整个粮仓的完好情况。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则不能继续采用自然缺氧的方法储藏。自然缺氧储藏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进粮时,要按入仓粮食的品种、水分、杂质、新陈的不同,以及有虫与无虫,分开存储。这是因为粮食品种、品质、等级的不同,水分与杂质的含量不同,其结构、形态、内部生理生化反应都不相同。若将其混装,会造成粮堆内的品质不均匀,引起不良情况发生,危及到储粮安全。因此在入粮时要做到“五分开”。

“五分开”即:种类分开、等级分开、干湿分开、新陈分开和有虫无虫分开。

造成粮食储藏期间变质的主要因素是霉菌、昆虫等。因此家庭储藏粮食时,要控制粮食水分和储藏条件,在储藏期间水分含量过高,粮食的呼吸代谢活动就会增强而发热,而霉菌、有害昆虫也容易生长繁殖,造成粮食霉变和腐败变质。另外,储藏温度和湿度过高也是增加粮食发霉和变质的危险性因素,所以还应隔离潮气,防止粮食返潮;注意通风,尽量降低储藏的温度和湿度。平时还应经常检查粮温和水分的变化,可用眼看、鼻闻、口尝、手捏等办法,检查粮食的色泽、气味及粮食的硬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各类生食品,如蔬菜、鱼、肉、鸡、鸭、蛋、米等等,从生产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常因各种因素被细菌、病毒、寄生虫卵所污染。即使人们认为比较干净的新鲜西红柿,也曾被检验出大肠杆菌,有的还带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蛔虫卵等。如果蔬菜不新鲜,甚至已腐烂变质,带菌情况就更为严重。对于生鱼、生肉等生食品更是如此。如果把生食品和熟食品混放在一起,就可将生食品上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污染熟食品,产生严重交叉污染,食后就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一些饭店宾馆、家庭宴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其绝大多数是由于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引起的。

常见的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生熟不分开的习惯有以下一些:

〈1〉、将切过生菜、生鱼、生肉的菜刀、案板以及用过的抹布等,未经洗净消毒,再去切熟食品。

〈2〉、有的人指甲留得很长,又不注意手的卫生,常常刚洗切好生菜后,没有好好洗手又马上去切熟食品而引起交叉污染。

〈3〉、因图方便、省时间,常把切好、配好的生菜、生肉放在盘子里,炒好后再盛在原来的盘子里。

〈4〉、在买菜时,往往把生熟食品不经严密包装、隔离,就混放在同一个菜篮子或网袋子里。

〈5〉、误把冰箱当作万用安全箱,将各种生熟食品,没有分门别类地暴露性乱放在冰箱里,从而引起食品交叉污染。

〈6〉、把各种生熟食品放置在同一暴露的空间,任凭苍蝇飞来飞去的叮吃污染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