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启茂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284 2023-01-06 15:27

河北启茂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河北启茂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同连村村东。

河北启茂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企业法人蔡红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北启茂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业机械、食用菌机械及配件、食品机械、食用菌出菇架、食用菌培养架、食用菌灭菌车制造、销售;机械设备、机电设备、灭菌器、常压锅炉、空调、空气净化设备、钢结构销售、安装。(国家限制、禁止经营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河北启茂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食用菌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1、食用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碳素、氮素、矿质元素和生长素是食用菌生长必须的营养物质;木材、木屑等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食用菌需要的碳素营养;麦麸、米糠、豆饼粉、玉米粉、尿素等含有丰富的氮素,是食用菌需要的氮素营养。

在配制培养料时,必须注意碳素与氮素的比例。食用菌还需要微量的磷、钙、镁、钾、锌、钼等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一般在栽培料中就有。另外,食用菌生长发育中还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如维生素B1、B2、B6等,在马铃薯、米糠等物中含量较多。

2、食用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必须注意不同的食用菌所要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品种要求的温度也不一样。而且,一个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要求的温度也不一样。

3、食用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在菌丝培养期间空气的相对湿度要求不高,主要是在出菇期间要求80%~90%的高湿环境。因此,出菇期间要注意勤喷水,以增加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的需要。

4、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氧气充足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经常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在通风换气时务必注意温度变化和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科学管理,协调统一,千万不要顾此失彼。

5.食用菌对光线需要是比较特殊的在发菌期间多数不需要光线,适宜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而在出菇时期却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如此时没有适量的散射光,就不能出菇或发生畸形菇。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山洞、防空洞、菜窖等。

扩展资料:

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 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

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 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

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 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

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 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香菇、木耳含铁量高。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5%,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用菌

人民网-食用菌“还原”大农业生态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食用菌对营养的要求并不苛刻,所有阔叶树的木屑、棉籽壳、玉米心均可栽培,氮肥主要是麦麸、新鲜的玉米粉。食用菌生产阶段碳氮比25∶1至40∶1;生殖阶段的碳氮比70∶1至200∶1。矿质元素可加石灰、石膏及磷肥。蓟县地区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11月份到次年4月份出菇。一般生物效率为40%至60%。第二潮菇很少,菇形也差。但菌棒覆土栽培生物效率为80%至90%,菇长得虽大,但品质差

温度要求

食用菌属低温型的菇类,菌丝生长温度为5℃至32℃。最适应温度22℃至25℃,5℃以下生长缓慢,在35℃至37℃时菌丝停止生长。其菌丝体后熟则需要30至45天达到生理性成熟,一般控制在零下3℃至15℃之间,最适宜温度为7℃至12℃子实体方能分化,出菇生长温度在3℃至22℃,最适宜温度在13℃至18℃。从制出菇菌棒到采收为110至130天左右。从菇蕾

到采收为8至15天左右,蓟县出菇时间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水分要求

培养料料水比为1∶1至1∶1.3,培养料的水分为65%,食用菇菇体生长发育的空气相对度为85%至90%,相对湿度过高会出现黄菇。在低温6℃至7℃,空气湿度过小时常发生菌盖龟裂。白灵菇含水量小,采摘后在15℃以下可保持14天左右。

光的要求

白灵菇在发菌阶段暗培养完全可以正常生长。但菇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分化,强光下不易形成子实体,一般光线为800至1500勒斯,光照时间每天为12至14小时。不同品种对光线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有的需要强光,有的需要弱光,但生产实践表明:在光线过弱的情况下,往往出现菇体畸形,菌柄细长,菌盖过小。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强光直射对白灵菇的外观形状、菇体色泽和品质也影响不大。

氧气的要求

白灵菇是一种好气型菌类,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均需新鲜空气,常通风换气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4%以上,白灵菇原基很难出现,发育受阻,易产生畸形菇。从栽培经验看,白灵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求量超过一般菇类。栽培环境通风不良使子实体菇柄增长,影响品质。但无论哪个生产阶段其通风换气必须是温和的,主要是温度和风速和谐一致。

pH值的要求

白灵菇自然生长环境土壤为微碱性,pH值为7.8,白灵菇菌丝可以在pH值5至11的基物上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5至6.5。原种栽培中考虑由于高压灭菌时pH值往往下降到0.5分值则配料时pH值应在7左右。栽培菌棒的配料最适合在6.5至7.5之间,各种培养料的pH值可用普通的pH试纸测定。

2.栽培技术

提前预备好1至2台装袋机,(一般选择多功能装袋机,市场上一般每台350至500元左右)8

至12人为一组,进行小型流水化作业,一般情况12至14小时能完成2000公斤(干料)装工作。装袋前应系好一端,一般现在白灵菇菌棒规格应在17至18厘米,长35至40厘米,厚0.05

毫米的菌袋。入料时工作人员填料要适中,装袋时松紧要适中,适宜标准为用手指轻压菌袋,手指感觉有弹性,但不能过硬,如果用手轻压后菌袋即压痕明显则表明袋料为松,应重新再装,捆袋最好用尼龙绳或橡胶圈,捆扎不宜太松或太紧,用细绳在袋口处旋转两圈,然后扎一活结,为接种操作时提供方便。移动塑料袋时产生的菌膜破裂或被利物扎破必须重新换袋或用帘塑料胶条补上,

灭菌

制完菌棒后必须轻轻放入灭菌筐进行灭菌,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可灭菌菌棒4000个左右,大约需要灭菌筐180至200个,按顺序把灭菌筐垒好,一般情况下垒4至6层、宽6至8行,长度根据菌棒数量而定,并用尼龙白布或降落伞布盖好,上面再加盖厚塑料布盖紧。四面用绳子勒好,周围用装有沙子的尼龙袋压好,制好灭菌舱后,用坚固的厚皮管与热源部分食用菌锅炉相连接。点燃锅炉后,能使锅炉蒸汽进入自制的灭菌舱,此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也是现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灭菌方法。锅炉采用优质燃料,(如大同块),每次灭菌需用煤0.5至0.8

吨,必须保证锅炉内不缺水,保温舱内封闭严实,防止漏气,点燃后立即加大火量,保证3至4小时灭菌舱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灭菌舱内温度一直处于正常的灭菌温度范围,常压灭菌温度为95℃至105℃,在此灭菌范围内应保持12至16小时。快结束时加大火势30分钟。灭菌结束后,待培养料温度下降到60℃左右时,再把周转筐移入冷却室,等待冷却后接种。

接种

接种的一般选择感觉沉甸甸的,手拍打咚咚作响,有感觉,而不是噗噗的响,用手掰费劲,可以随意掰成小块,表面无菌蕾,无污染的优质菌种为栽培种。当环境温度在20℃至28℃时,菌袋自然冷却后接种;如果环境在18℃以下时,菌袋冷却降至30℃左右趁热接种,确保接种快速萌发。接种人员要做到三快:快撑袋口、快接种、快系袋口。接种一般4人为一组,把栽培种和菌棒放在接种箱各一侧,每个栽培种可以接种15至20个栽培菌棒,每箱每次接菌棒80个左右、接种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接种人员用浓度为75%的酒精严格消毒,每结完一箱消毒一次,最好安排两倍的接种设施,轮流使用。在气温较高时,为了增强菌种优势,应加大菌种用量(每瓶接种不超过15个),提高接种成功率。

发菌

把接好的菌棒放在棚内(或其他发菌设施),大棚上要盖草帘子,大棚必须有较暗的环境,棚内撒少量的生石灰,保持棚内干燥,气温在20℃以上时摆放一般不超过4层,每排之间50至60厘米的空隙,以有利于环境的通风降温,温度较低时摆放层数可以适当加高。

接种后3至7天应控制环境温度为20℃至28℃,在此条件下,少通风尽量不移动菌袋。接种后6至8天为菌丝发育期,菌丝开始吃料,必须加强通风,以保证环境的空气新鲜。在此期间应保证料温在19℃至22℃,空气相对湿度60%至70%,通风时要温和、暗光培养,时时掌握菌丝的长势。要特别注意料温,如果料温升至32℃,要及时翻垛,温度超过38℃就会出现烧垛现象,发生菌丝萎缩停止生长的不良现象,造成菌棒不出菇或产量低。发现料室温度过高,应增加通风量,降低环境温度。

搔菌

菌棒达到后熟阶段进行搔菌,使出菇较为集中,一般在搔菌地方出菇,搔菌露出新鲜菌丝体,挖出的菌块不宜过大或过小。为减少菌棒两端水分散失,挖完菌后,立即系好袋,但不宜太紧。搔菌过后,菌棒两端有白色菌毛出现时进行冷热刺激。

刺激

给予大棚0℃至15℃低温刺激,最适宜刺激温度6℃至12℃,具体做法夜间打开大棚边门薄膜通风口,加大通风量,白天用散射光刺激,并将棚内湿度调到75%至80%左右,还可以用机械电磁波等刺激,一般经过10天左右出现块状,齿轮状的原基。低温刺激超过20℃时,很难分化成子实体。

出菇

当原基为黄豆粒大小时及时解开袋口进行修剪,修剪时用锋利小刀将多余原基切除,当原基蚕豆大小时揭开袋口立即进行修菇,留大去小,留壮去弱。乒乓球大小时将袋口挽起,此时,调解棚内相对湿度85%至95%并给予散射光。光照强度为600至15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12至14小时并将大棚内温度提高到13℃至18℃,常通风换气。在13℃至18℃条件下白灵菇菇体往往厚实、紧密。保持棚内温度,促使菌柄矮化。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4%,会造成菇柄过长,长成白色长柄形状,导致品质下降,影响商品价值。白灵菇从发生到采收需要

10至15天的时间。

菇场:

出菇棚要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养殖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垃圾场的场地。场地要采取翻土、晒土、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要求选清洁的井水、自来水,远离污水源。菇棚要求棚体牢固、地势较高、排水畅通,棚内不积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防日晒雨淋。覆盖物要厚一点,利于保温,四周用草帘围住,留通风孔。

培养料:

培养料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棉子壳、黄豆杆、玉米心等,辅以麦麸皮、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原材料新鲜、干燥,没有虫蛀、霉烂变质、结块是成功的基础。此外培养料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

温度:

有机食用菌胞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但不同种有机食用菌在促成子实体分化的温度上,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为20~24℃。(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

有机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都来自培养料,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蒸发或采收而使培养料的水分减少。因此,平时必须经常喷水,使菇房中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防止培养料水分的过度蒸发。空气相对湿度可由普通干湿计测定。

有机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有较高空气相对湿度,适度的相对湿度是80%~95%,如湿度过低,则会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严重者,则子实体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姑死。但菇房湿度也不宜超过96%。否则,不但菇体发育不良,还会滋生病菌。

酸碱度:

一般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在3~8之间,最适pH值为5.0~5.5。

氧与二氧化碳:

氧与二氧化碳也是影响有机食用菌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过多,对有机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利,生产上为防止二氧化碳积存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这是有机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通风换气能补充菇房内的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气,此外,适当通风不定期能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

光线:

有机食用菌不同于一般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全作用,不需要直射的光线,又由于日光紫外线有杀菌作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不利于有机食用菌不能象种庄稼那样栽在田间,暴露在阳光下,而需要培养在专门的菇房或随荫棚内。

参考资料:

有机食用菌栽培的环境要求

食用菌所需场地:大多数食用菌品种在普通房屋和大棚里可以栽培,甚至有的品种在露天也可以种植,比如黑木耳。

食用菌对气候要求:食用菌分为高、中、低温型品种,如果根据各个食用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按生产季节做好生产计划,对生产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出菇。

食用菌所需机械设备:这是根据你的生产规模来决定的,如果少量生产,可以手工进行,或采用发酵料生产,开放式接种,几乎不需要买任何设备,就可以正常大量生产好几个品种,当然,还有一些食用菌品种不适合做发酵料,那样你需要建设灭菌锅,简易的大概500元一个,或是买个小锅炉3000-5000元,再就是装袋机,简易的500元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有3000-4000元的,搅拌机有900元一个,也有好几千的,主要是根据你的生产规模来决定。

甚至还有生产线,那是搅拌机,分配机,传送带,装瓶(袋)机,灭菌锅,搔菌机,掏瓶机等,这个一般是投资比较大的厂家或食用菌工厂化厂家使用。

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空气温湿度、光照、CO2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生长周期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的。像出菇期就可以用温差刺激法来激刺出菇的。

不过,环境因素是可以通过智能监测、控制的方式来进行控制的,使食用菌一直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既可以提升食用菌的品相又能够减少劳动力。

下面这些设备都可以智能的监测和控制的,详细的可以百度食药用菌种植系统!

小草种植业生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连接空气、土壤、水质参数传感器,对各传感器参数进行采集与初步处理,结合不同传感器的具体情况进行自动校准与误差分析处理,该产品自动组网并接受小草种植业智能监控专家系统的管理,并能自动接收已设定的多级预警数据,并能按预警级别自动启动预警工作模式,该产品还可以接受小草数字农业智能控制中心机、小草种植业生长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的查询,配有可充电电池支持外接太阳能电池板。

小草种植业智能监控专家系统,是整个食药用菌数字化种植的核心。它接收小草种植业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处理的各传感器所采集的环境参数,通过内置食药用菌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数据对比,自动计算并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传达给小草数字农业智能控制中心机或小草种植生长环境智能控制系统。该产品可以完成各项预警参数设定、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指令下达等操作,可以与计算机设备、智能移动终端、手机等设备实时联动进行数据交换,该产品支持物联网通信、GPRS通信、短信通信与串口、局域网络通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