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怎么做饲料

陆林农业 2023-09-10 09:07 编辑:admin 236阅读

1.优质秸秆饲料的标准

制作优质秸秆饲料不仅能够达到节省精饲料、提高育肥牛的增重,还能降低饲料成本,增加饲养效果。优质秸秆饲料的标准如下:

(1)色泽玉米秸秆绿黄色,大豆秸秆黄色,小麦秸秆淡黄色,大麦秸秆淡黄色。

(2)气味

各种秸秆特有的香味,无异味。

(3)含水量

秸秆含水量14%~16%。

(4)营养价值

符合各秸秆营养物质测定值,见附表3饲料营养成分表。

(5)卫生

无农药残留物,无霉烂变质痕迹。

2.优质秸秆饲料的制作技术

(1)收集运输

适时收集,玉米秸秆的收集在掰玉米穗后收割,运输到牛场;小麦、大麦秸秆在脱粒后用打捆机打捆运输到牛场或散装到牛场;大豆秸秆随大豆运输到脱粒场,脱粒后运输到牛场;稻草脱粒后运输到牛场;有条件的应尽量打捆收集和运输。

(2)脱水晾干

运输到牛场的秸秆码堆(留通风道)晾干(麦秸),绑成小捆晾干(玉米秸、大豆秸、稻草等)。

(3)堆放

待秸秆的含水量降低到16%以下时即把秸秆码堆,底部垫石头或木材,留有通风道,顶上部用塑料薄膜盖严。

(4)加工

牛用粗饲料的加工不是越细越好,太细会影响牛的采食量,太粗会造成浪费。秸秆加工的粗细长短由肉牛的状态决定,12月龄前的小牛,粗饲料(玉米秸、麦秸)的长度以0.5~0.6厘米较好;育肥牛前期粗饲料(玉米秸、麦秸)的长度以0.8~1.0厘米较好;育肥牛后期粗饲料(玉米秸、麦秸)的长度以1.5~2.0厘米较好;稻草的加工方法是影响稻草利用的主要因素,粉碎后喂牛的效果差,以切短或铡短后再揉搓的效果较好。

玉米秸、麦秸、稻草采用先揉搓、后粉碎效果很好。

(5)贮存

指已经加工粗饲料的保管贮存,应贮存在底部防潮的饲料棚内,防止风吹雨打、太阳暴晒。

粗饲料利用得好与差往往是一个育肥牛场(或养牛场)饲养水平高低的表现,也是一个育肥牛场(或养牛场)赢利多少的关键环节。

利用玉米秸秆做饲料的技术:

第一种:高温酸处理法。

主要将秸秆粉碎后经球磨机磨成粉,用盐酸(HCL)将物料拌湿,使秸秆的粗纤维酸解,装入转化室,通入蒸汽升温至150℃,取出后用等当量烧碱(NaOH)中和,这种方法生产工艺复杂,腐蚀和污染严重,并且在高温酸解过程中,蛋白质凝固不易分解,难以被非反刍动物消化吸收,有的要求在70℃左右的转化室内进行转化。

第二种:自然发酵处理法。

是利用秸秆本身所带微生物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PH值一定,又需激活剂,才可制出有一定营养价值的秸秆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适口性,但无法分解粗纤维,难以改变秸秆的化学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不够高。

第三种:为通常称的氨化法。

生产的饲料常称为氨化饲料。它主要以尿素作为非蛋白质态氮源补充,用来合成新的菌体蛋白,但它对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酵解作用比较少,饲料的活化远远不够,消化能及总能均不高,一般只能喂养牛、羊等反刍动物。

第四种:秸秆微贮法。

采用复合活杆菌厌氧发酵处理,有效改善秸秆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和改善动物肠胃的微生态平衡,但生产周期较长,且只能用于反刍动物。

第五种:“EM处理法”。

采用80多种有益生物工程菌处理秸秆和饲料。

第六种:ZL法。

ZL―高效能草秆生物饲料技术:不同于以上方法,它借助生物、化学的双重作用,把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秸、玉米秆、高梁秆、花生藤、红薯藤、大豆秆、酒糟、甘蔗渣、甜菜渣等)转化为高营养、高效能的生物饲料。

使用秸秆来做饲料现在已经是发达国家内比较通用的操作技术,使用秸秆再次做饲料使用,不仅环保无排放,同时对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降低也是非常大的效益。发酵秸秆做饲料,不仅仅是降低成本,同时对于牛羊反刍动物来说,这样都是有营养的绝佳饲料,发酵制作秸秆做青贮使用,很大的解决了到冬季没有青饲料的问题,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供应给这些东西青饲料食用。

一、作用原理

发酵秸秆饲料的原理是通过有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分泌酸大量增加,秸秆中的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酯链被酶解,促使秸秆软化,体积膨胀,木质纤维素转化成糖类。连续重复发酵又使糖类二次转化成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降低到4.5~5.0,抑制了腐败菌和其他有害菌类的繁殖,达到秸秆保鲜的目的。其中所含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有机物降解为单糖、双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促使饲料变软、变香而更加适口。最终使那些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

二、功效功能

青贮转化率高达95%,精粮节约10%左右。每进食1吨青贮料奶牛多产奶140公斤、肉牛多增加体重4公斤(较不加产品的青贮相比)。黄贮可显著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成份:粗蛋白11%―14%、有机酸提高10倍以上、维生素B族含量提高几十倍;纤维素酶以及各类消化酶的增加使秸秆利用率高达80%以上,每进食1吨黄贮料奶牛多产奶200公斤以上,肉牛多增加体重6公斤以上(较不加产品的常规饲喂)。促进肉质、奶质改善。

经过好旺农青贮饲料发酵剂发酵的秸秆乳脂率增加5%―10%,蛋白质含量提高3%―8%,脂肪降低5%―10%,胆固醇含量降低15%―40%,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缩短秸秆饲料青贮、黄贮成熟时间,提高饲料存贮质量。

2、改善饲料适口性,饲料质地柔软,有醇香、酸香、果香味,采食量提高20%―40%,采食速度提高20%以上。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

3、显著增加饲料营养成份,增加了秸秆的柔软性和膨胀度,使瘤胃微生物能直接地与纤维素接触,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牛、羊饲喂微贮饲料,可提高牛、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纤维素酶的解脂酶活性,能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可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的合成提供碳架,而丙酸系反刍家畜重要葡萄前体。

4、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纤维饲料(秸秆、谷壳粉、统糠)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

5、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

6、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空气中氨浓度下降到26.5PPM,臭气强度降到2.5级以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疾病发生率,促进健康生长。

7、改善肉奶品质,用微生物活菌制剂代替抗生素生产“绿色肉”、“无抗奶”。

三、发酵方法

1、发酵原料各种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瓜藤、水果渣、干蔗渣、谷壳粉、统糠、食用菌渣、鸡粪等废弃物。

2、菌种用量青贮:0.0025%,黄贮:0.015%;即50克好旺农活菌制剂做2吨青贮或者1吨黄贮。

3、菌液配制

(1)菌种活化:根据秸秆总量计算所需菌种数量,然后用5倍的温水(水温在30度左右,有条件加入少许白糖)进行2-6小时的复活。

(2)菌液配制:将复活的菌液加入水中,搅匀备用。水的用量为:秸秆含水在60%-70%,每吨秸秆补水5公斤左右,秸秆含水量40%上下,每吨补水400公斤左右,秸秆含水量20%上下(黄贮),每吨补水1000公斤左右。(黄贮1吨麦杆、稻杆:食盐10公斤,补水1300公斤;黄贮1吨玉米秸:食盐7公斤,补水900公斤)

4、装窖

(1)分层计算:按每层厚度30厘米计算一窖分几层,再预测每层秸秆重量,由此分配每层所需菌液数量。(每层秸秆重量=干秸秆比重×窖内面积×每层压实的厚度。玉米秸秆比重:110公斤/立方米,麦秸秆比重:100公斤/立方米)

(2)分层装窖:装铡碎的秸秆按每层30厘米的厚度进行装窖。如果黄贮秸秆,那么在每层上面加入该层秸秆重量0.5%的玉米面或麸皮粉。秸秆长度2-5厘米。

(3)分层喷洒菌液:小窖用喷壶瓢洒,大窖用小水泵喷洒。

(4)分层压实:规模小人工踩实,规模大用拖拉机轧实。

5、封窖、发酵

装到高出窖平口0.4-0.5米为止。窖顶呈馒头形,并在最上面按250克/平方米均匀地撒一层细食盐,然后用塑料膜密封,上面可加保温措施。在常温下7-10天即可开窖使用。(冬天发酵时间可延长)

四、质量鉴定

颜色:品质良好的青贮、黄贮其颜色基本接近青贮、黄贮前原料的颜色;中等质量的青贮、黄贮其颜色呈褐色、暗绿色;品质低劣的青贮、黄贮其颜色呈黑色、暗色、墨绿色。

气味:品质良好的青贮、黄贮具有明显的酸香味、醇香味、果香味,给人以非常舒服的感觉;品质中等的青贮、黄贮酸香味不明显,具有特别强烈的醋酸味;品质低劣的青贮、黄贮具有强烈的腐臭味。

手感:品质良好的青贮、黄贮压得很实,但拿在手里却很松散,质地柔软而湿润;品质不好的青贮、黄贮粘在一团,象烂泥一样,或者质地松散而干燥、粗硬,物理性状改变很少。

青贮效果最好!最好能混合苜蓿等高蛋白牧草!秸秆割后,稍微晾晒一下,趁鲜粉碎,把青贮宝制成水溶液(用量按说明)喷洒秸秆上,装入窖池压实排净空气密封储存,发酵40天后即可饲喂。根据养殖项目,种植适宜的牧草品种:狼尾草,墨西哥玉米,苏丹草,朝牧一号稗子等,用于发展养殖业,可以取代部分精料,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