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单独栏要多大面积?

陆林农业 2023-09-16 08:46 编辑:admin 263阅读

一、母猪单独栏要多大面积?

母猪单独栏要大概16平方米

二、育肥猪舍最合适的尺寸

为了保证每头猪都有足够的采食位置,育肥猪舍的合适尺寸一般可以设置成5米×2米,5米长的食槽一般可供10头猪采食。每栏的面积一般可以设置为10平方米左右,这样每栏可饲养8-10头猪,剩下的集中在一起育肥即可。养猪可以把体重接近的猪放在一起养,公猪和母猪含运升分开养,每头猪占饲养面积大约1平方米左右。

一、育肥猪舍最合适的尺寸

1、为了保证每头猪都有足够的采食位置,育肥猪舍的合适尺寸一般可以设置成5米×2米,5米长的食槽可供10头猪采食。每栏的面积一般可以设置为10平方米左右,这样每栏可饲养8-10头猪(一般是从一窝里面挑选出来的较弱小的猪),保证每头育肥猪的占地面积为1平方米,剩下的集中在一起育肥即可。育肥的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养猪经营者谈老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时期。

2、育肥猪是指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直到出栏的这一阶段,时间为16周左右。育肥猪的目的是为了花费较少的饲料,用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快的增重速度和较理想的肉质,从而提高育肥猪的出栏率、商品率、饲料转换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二、养好育肥猪要注意的事项

1、合理的密度

可以把体重接近、类型接近的猪放在一起养,把公猪和母猪分开养,把体态较弱或者有病态的猪挑出来单独养,每头猪占饲养悄磨面积大约1平方米左右。

2、注意去势

去势就是阉割的意思,对于育肥猪来说,不管公猪还是母猪,都需要去势,去势后的猪在性方面没有了需求,方便进行管理,饲料转化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猪肉的品质也会更好。

3、驱虫

避免寄生虫对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造成影响,在注意及时驱虫。

4、饲养方式

不要频繁更换饲料,保持稳定的饲料品种,喂食的时候要少食多次,残留的饲料要注意及时清理。

5、饲养环境

猪舍保证良好通风,温度和光照充足,及时打扫猪舍卫生,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三、李老师你好,我想回家养猪,目前对于办养殖场的选址和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不是很了解。希望您教教我!

一. 猪圈舍宜建在地势高、排水良磨裤好、座北朝南、背风向阳、干燥、通风、僻静的地方,做到冬暖夏凉,以减少饲料消耗。必须适度考虑交通便利,但若离公路太近建场,易造成疫病传播和受噪音影响,与公路的距离至少应在100米以上。此外,猪场应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并处在居民区的下风或偏风向。其土质要求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猪场附近有充足、干净的水源。为了将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场地上还要留有余地。

二.建筑布局:①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并远离母猪舍,避免公猪闻到母猪的气味而骚动不安。②肥育猪舍应在场门附近,方便出场销售。

③饲料加工室和储料室应建在一块,连接有运输车辆能够抵达的道路,并与母猪舍特别是怀孕母猪舍保持较远的距离。

④生活管理区安排在上风头猪场一角,最好独成一院。

⑤运输粪便、饲料和生猪的道路不要交叉,以免造成污染困游裂。

猪舍间的距离保持在猪舍高度的2倍以上,中间可以种植落叶乔木,实现夏有树荫冬有阳光。场门设消毒池,消毒池与大门等宽,长度大于车辆轮胎周长。

三.不同猪舍之间的平衡:如果是自繁自养,需要建设的猪舍大体有断奶仔猪舍、后备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及带仔母猪舍和公猪舍、肥育猪舍、各类猪舍数量间应达到平衡。

就1个饲养母猪30头、年出栏肉猪600头左右的猪场来说,需肥育猪舍15间(每间10头,每头0.5~1平方米,饲养期3个月),断奶仔猪舍5间(每间15头,每头0.2~0.3平方米,饲养期1.5个月),妊娠后期及带仔母猪舍10间(每间1头,每头6平方米,饲养期2个月)、后备母猪和妊娠前期舍4~10间(每间2~6头,每头1~汪闭3平方米),公猪舍1~2间(每间1头,每头8平方米)。

四.猪舍设计 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猪舍设计应从猪只生长、繁育方面发掘潜能,对公猪舍、母猪舍、母诸分娩舍、保育舍、肥猪舍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规范。在进化过程中,猪已经对气候环境建立了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在集约化养猪场,猪的适应能力会明显下降,所以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猪舍的规划不但与猪场管理效率有关,而且与疾病控制,污染防治等密切相关。

1. 公猪舍的设计与注意事项

公猪舍的设计,应考虑维护公猪的肢蹄和睾丸的健康,从而保证有正常的配种能力和良好的精液品质。

1.1 维持公猪正常繁殖性能 猪场饲养公猪的目的在于有良好的配种性能和种用体况,能正常配种繁殖。因此,要避免公猪栏内有伤害公猪繁殖性能的设施。例如:不应让其养成轻易爬栏自淫等恶癖,从而出现无成熟精子现象;公猪栏过分狭窄则会导致睾丸磨擦而受到创伤,以致影响繁殖性能。

1.2 避免高温环境对公猪的影响 高温会严重影响公猪的繁殖性能。因此,公猪舍一定要考虑到降温设施,例如屋顶安装绝缘材料、洒水或舍内淋浴设施、通风设备,甚至空调等设备。

1.3 设计中防止猪栏损伤肢蹄 公猪配种时不论自然配种或人工采精,支撑体重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后肢。为防止公猪肢蹄损伤应注意:第一,所有地面材料均应考虑清洗或排尿后地面仍能防滑。第二,地面不宜过于粗糙,以免磨伤肢蹄。第三,公猪栏应避免使用条状地面,宜采用不过滑或过粗糙之水泥地面及高压水泥砖地面。第四,公猪栏不宜过低,栏高以130cm为宜,以免爬跨。

1.4 公猪栏不应靠近待配母猪栏 母猪每天能看到公猪或闻到公猪气味,有助于刺激母猪发情。但对公猪有一定损害。

1.5 公猪栏舍应易于管理 第一,公猪舍内应设置采精间、化验室及精液品质检测室。第二,公猪体壮力大,设备要坚固耐用不易破损。第三,舍内应排水良好,地面斜度应以1/30为准;亦即每30cm之距离应有1cm之落差。

1.6 应有充足的运动空间 公猪每天要有适度的运动方可增强体质,提高精液品质,维持其正常的繁殖性能。一般运动场宜采用沙土地面或水泥地面,大小与栏舍面积相当。

2. 母猪待配舍(怀孕母猪舍)的设计与注意事项

待配舍(怀孕母猪舍)主要用于饲养断乳母猪和妊娠母猪。设计时应考虑便于管理,防止流产、损伤肢蹄等。

2.1 促使断乳母猪早日发情 待配母猪可以采用并栏、公猪刺激、激素治疗及母猪群养等多种方法,一般以每群饲养3~4头效果最佳,也可将公猪栏安排于母猪栏附近或每天将公猪赶至母猪栏中以刺激母猪发情排卵。

2.2 控制母猪采食量 母猪的肥瘦程度可由采食量来控制,避免母猪因争食而导致采食量过多或过少。母猪过肥,易造成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子成熟和正常发情;过瘦,则易引起内分泌失调,使卵泡不能正常发育而影响发情配种。母猪配种体况一般以八成膘为宜。

2.3 防止胚胎或胎儿死亡 据生产实践,高温环境会导致母猪食欲下降,引起配种后21天内未着床而使胚胎死亡及导致配种80天后至分娩间胎儿死亡。母猪栏舍高度应适当,避免母猪爬栏或混群争斗而引起流产。母猪栏舍最好装置自动化同步饲喂系统,以利母猪安静,防止流产。

2.4 防止母猪肢蹄损伤 母猪栏舍宜采用高压水泥地面或部分条状地面,以防损伤肢蹄。笼养母猪一般笼长252cm(含约50cm之饲槽空间),宽60~65cm,高100cm。

2.5 易于管理 母猪栏舍,第一,应易于周转调动。第二,应排水良好,地面斜度以1/30为宜。第三,应将饮水溢流排水管道和排粪尿管道分开,以减少粪尿中含水量。第四,降低噪音影响。第五,易于清洗消毒。

2.6 避免高温 降温措施可采用通风设备或间歇性淋浴外加通风等。一般每隔40~50分淋浴3~5分,并于每次淋浴后自动开启通风设施。淋浴设施不宜装置太高,以免增加舍内湿度和淋湿饲槽内的饲料。

3. 分娩舍(产房)的设计与注意事项

分娩舍兼容母猪和哺乳仔猪,其对环境之要求各自不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3.1 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由于母猪体型大、行动迟缓、视觉范围较小、个别母猪性情急躁,而初生仔猪体质较弱,易被母猪起卧时压死。为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应采用防压架或限喂栏(可用镀锌管做成高架产床,长2.1m,宽1m,地面采用铸铁板)。

3.2 仔猪保温 仔猪出生后最适宜环境温度为30~32℃。由于初生仔猪被毛稀疏,调节体温能力差,在寒冷环境下往往消耗自身能量维持体温,致使其抵抗力减弱。因此,初生仔猪应给予充分保温。一般设保温箱长1m,宽、高各60cm,悬挂150~250的红外线灯或60~100瓦白炽灯,灯高离地40~50cm。

3.3 防止猪舍潮湿 潮湿环境下,机体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易引发多种传染病。分娩舍应保持干燥,采用条状或网状地面或将产床的床面提高至距地面50cm。

3.4 保持空气新鲜 分娩舍应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风扇等设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分娩舍内氨气的最高限量为26g/立方米,硫化氢为6.6g/立方米。

3.5 防止仔猪和母猪肢蹄损伤 分娩哺乳猪舍使用条状、网状或铸铁板地面时,要注意防止损伤肢蹄,易于粪尿落下地面即可。

3.6 注意清洁卫生 分娩舍应便于清扫和舍内环境消毒,防止湿度过高,以利减少仔猪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4. 保育舍的设计与注意事项

保育猪只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但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加上饲料条件的改变(母乳→固体干粉料)、生活环境的变化(产房→保育舍),因此在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应特别细心,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4.1 注意保温 体重7~8kg的离乳仔猪进入保育舍后,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4.5℃,20~25kg时维持在23.0~24.5℃。

4.2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一,注意防潮:保育猪易受病原菌感染而发病,因此舍内应保持干燥。第二,注意空气清新,环境卫生。最好以木板或电热板作为床垫,以防仔猪腹部受寒及损伤肢蹄。

4.3 注意栏舍建筑 第一,每栏饲养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每栏饲养以不超过25头为宜,以免引起应激。第二,保育舍最好采用网状地面,以免外寄生虫繁殖危害。第三,栏舍高度要适中,防止仔猪跳栏,栏内最好设置铁环玩具,避免咬斗、恶食癖等现象的发生。

5 肉猪舍的设计与注意事项

饲养肉猪的最大目的是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屠体品质好、饲养周期短及死亡率低。栏舍建设应考虑提供适宜环境,减少饲料浪费等。

5.1 适宜的温、湿度 饲养肉猪,体重60kg前,最适温度为16~20℃;60~90kg为14~20℃,最好不低于12℃;90kg以上为12~16℃。相对湿度为40%~70%。

5.2 适宜的栏舍面积 肉猪一般以群养为宜,每群以不超过25头为佳。每头猪所需栏舍面积为1.0平方米左右,条状地面为0.9平方米左右。

5.3 猪舍清洗方便 肉猪管理以清洗猪舍最为耗时,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减少冲洗时间。实地栏舍应有适当的斜度,使排水顺畅;条状地面应使粪便易于掉落沟内,同时还应避免损伤肢蹄。

5.4 减少饲料浪费 饲料槽的设计与置放正确与否,均会影响肉猪采食量及饲料的浪费量。肉猪采食的能量=维持需要+增膘长肉。一般随体重的增加,维持消耗相对增加。因此,肉猪肥育期不宜无端延长,以免浪费饲料。90~100kg左右出栏。

5.5 控制舍内有害气体 及时清除粪尿,通风换气,以利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干燥舒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肉猪保持旺盛食欲,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换率,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资料.baidu.com/wll200009/blog/item/6b5954f4 ... 26K 2007-7-31 - 百度快照

养殖技术通过QQ传给你!我的QQ号为574400768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