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怎么埋在地里才能发芽

陆林农业 2023-09-09 23:47 编辑:admin 115阅读

甘蔗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在一般农业生产生活中,用扦插的方法获得新的甘蔗植株。

甘蔗生长期长,生物产量高,是需肥量比较大的经济作物,据研究,每吨原料甘蔗需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是:氮(N)1.5~2千克,磷(P2O5)1~1.5千克,氧化钾(K2O)2~2.5千克备告,氧化钙(CaO)0.5~0.75千克。

甘蔗的需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吸肥量大

甘蔗生长期长,产量高,消耗养分较其他作物多。研究表明,生长期10~11个月的春植蔗,亩产5吨原料蔗的地上部吸氮(N)8.10~11.53千克、磷(P2O5)4.10~8.85千克、钾(K2O)10.03~13.65千克。

2.吸肥的不均衡性

甘蔗的吸肥规律大致是“两头少、中间多”。在幼苗阶段,需肥急切而吸收量较少,对氮的需求稍多,磷、钾次之;在分蘖阶段,需肥量逐渐增大,对三要素的吸收量约占全期的10%~20%;进入伸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大增,占全期的50%以上,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和强光照季节,甘蔗对光能和养分的利用率最高,是重点施肥时期;转入成熟期后,甘蔗需肥量渐减,但仍吸收相当数量的肥,其中以吸收氮肥较多,占全期的30%~40%。

3.氮、磷、钾养分在植株组织内的转移性

甘蔗生长早期吸收的三要素可以在鲜嫩组织储存起来,随着株龄的潜长,枯老叶片在失去生理功能之前可将其中的养分转移到鲜叶、梢头和茎部,以供这些组织营养生长使用。

根据甘蔗营养需求和特点,高产栽培施肥要根据“营养与生长需求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的首中原则进行。

(一)重视有机肥施用,创造条件广辟有机源

有机质是评价甘蔗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多肥力就高。在甘蔗栽培中,堆厩肥、沤熟的滤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有机肥宜作底肥,一般亩使用1500千克,均匀施于种苗两侧或种苗上,然后将化肥施在堆厩肥上盖土。有条件的蔗区在蔗田中应积极间作绿肥、豆科作物等,在甘蔗追肥培土时与化肥一起配合压青。

(二)根据甘蔗各生育期特点,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重视攻茎肥,补施壮尾肥

施足基肥,在甘蔗栽培时,将全生育期20%~30%氮肥、60%~80%磷肥、60%~80%(如量少全部作底肥)钾肥、硅肥混合作底肥,施用种苗两旁或种苗上,再行盖土。

重施攻茎肥,5月底、6月初,雨季来临,甘蔗开始拔节时,采用全生育期60%以上的氮肥和20%~40%磷肥,混合均匀施于蔗根基部,进行大培土。

补施壮尾肥,甘蔗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后期者滚山易脱肥,为保证后期不早衰和次年宿根蔗芽的营养,应在8月中下旬,及时补施壮尾肥,一般采用速效氮肥。

【蔗苗和宿根】:田间甘蔗种植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后平植或斜植。也有采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时,在将要采收的原料茎的梢头上,采取二支双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开工期,只能用于春植或一期糊仔。其它还有分蘖切离苗及各种侧芽苗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台湾大约 14 ~ 18 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 12 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

【间作】: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可以间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苖长大之前收获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个条件需要遵守,就是间作的作物不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适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类、玉米、西红柿、大蒜、马铃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轮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后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昌李前,把新植甘蔗种植在水稻株间糊状泥土中,称为糊仔甘蔗。它的优点是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可使后作甘蔗提早种植,还可节省整地筑畦等作业费用。和第一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绿肥:预备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获后的休闲时间播植绿肥,而在种蔗前犁翻入土,以供应土壤中的有机肥。常巧喊用的绿肥作物有太阳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病害:白叶病、崁纹病、叶枯病等。只要得了病,不管是什么病,一律无药可医,只能整株拔除,烧掉,再好好祷告,祈盼不会传染开来,这就需要勤快巡查,早期发现,迅速扑灭。而耐宽迟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种,不怕病毒来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