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早衰原因

陆林农业 2023-09-24 16:35 编辑:admin 160阅读

一、玉米早衰原因

主要是品种问题。

后期主要是各种病害,如茎腐病等。

二、玉米苗期怎么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茎、叶的生长,使幼苗达到根多、苗壮、茎扁、叶宽厚、叶色深绿、植株墩实的长相,为穗粒期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防旱、防板结、助苗出土

玉米播种后遇旱,土壤水分含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0%以下时,往往发生干种、干芽与干霉现象,造成严重缺苗,故应及时浇水,松土保墒。如遇降雨,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排除渍水,或锄松土层,散墒透气.助苗出土。

2.查苗、补苗与间定苗

全苗是玉米丰产的基础。在出苗期间,发现缺苗、断垄时,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带土补栽。在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间密保稀,除去杂苗、病苗。定苗对,边行、地头可多留些苗,以便补缺用。在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除及时治虫外,可增加间苗次数,适当推迟定苗时间。

3.中耕除草

苗期一般要中耕2—3次。定苗前进行1次浅中耕(中耕深度3—4厘米);拔节前结合培土,进行1—2次中耕。小耕的深浅,应掌握苗旁宜浅、行间宜深的原则,中耕深度一般以6—8厘米为宜。苗期中耕,对套种玉米更为重要。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进行中耕灭茬,追肥浇水,保证全茁、壮苗。

4.追施苗肥

苗肥结合间定苗施用,根据苗情施偏心肥,以促平衡,一般每亩施腐熟粪水1500千克左右,或施尿素4—5千克。

5.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

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黏虫、金针虫等。近年来不少地区鼠害相当严重.要及时防治。药剂拌种对防治地下害虫和鼠害有较好效果。

三、玉米中后期该注意哪些方面的管理?

1、及时中耕培土锄草。目的是疏松土壤,保墒防旱,消灭杂草、防止草与苗争水争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2、分期追肥。拔节期(苗高30厘米,7-8叶片)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施肥方法是沿幼苗一侧12-15厘米处开沟深施(15-20厘米)。穗期追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期(第11-12片叶展开),亩追施尿素16--25公斤,穗期追肥一般距玉米行15-20厘米,深施10厘米左右。花粒期在雌穗3-5%吐丝时追施,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高产田可亩追施肥15公斤。

3、叶面喷肥。为了防止后期脱肥,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和高产稳产,也可结合病虫防治同时进行叶面喷施肥,对于夏玉米还可分别在玉米八叶期,拔节初期,大喇叭口期各喷施一次生命素500倍液,或每亩用尿素0.5-0.7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100公斤,再加入杀虫药兼防治玉米螟。每次中间间隔天数不少于10天。有抗旱、抗病、增产的作用。

4、科学浇水。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一般在拔节期、大喇叭口、吐丝、灌浆期遇旱时,要及时进行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和高产对水分的需求。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5、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玉米中后期是害虫的多发期,主要有蚜虫、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等。防治蚜虫,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第9-10叶展开,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加50千克细沙土混匀配成1%辛硫磷颗粒剂撒于心叶内进行防治;粘虫可用灭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棉铃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红蜘蛛当有虫株率达5%时,亩用螨灵克或大杀螨15毫升,兑水15千克喷雾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摘除下部病叶,及时并垄玉米植株,加强通风,控制病害流行。玉米抽雄前后,田间发病植株达70%,叶片达20%时,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间隔7天,连喷2~3次。

对于杂草多的玉米田,可采用百草枯每亩125-150克兑水50公斤,定向喷雾,也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锄草。

    6、隔行或隔株去雄。当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时进行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时严禁带叶,可促早熟2--3天,增产7%左右。同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7、适当延时收获,推广秸秆还田。玉米苞叶发白、松散、子粒线消失、内含物完全硬化后、在不影响后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延期7-10天即玉米完熟期收获,可以提高玉米产量5-1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