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修剪手法有哪些?

陆林农业 2023-07-23 00:15 编辑:admin 110阅读

园林树木的修剪手法有哪些?

一、短剪(短截)

把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称短剪,根据剪去部分多少,又有轻剪、中剪、重剪、极重剪。在枝条中间剪除,修剪后,树木养分集中到留下的芽和枝上,可使树枝叶茂盛。

1、轻剪:剪去枝条的顶梢,也可剪去顶大芽,以刺激下部多数半饱芽萌芽的能力,促进产生更多的中短枝,也易形成更多的花芽。此法多用于花、果树上强壮枝的修剪。

2、中剪:剪到枝条中部或中上部(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饱芽的上方。因为剪去一段枝条,相对增加了养分,也使顶端优势转到这些芽上,以刺激发枝。

3、重短剪:剪至枝条下部四分之三至三分之二的半饱芽处,刺激作用大,由于剪口下的芽多为弱芽,此处生长出1~2个旺盛的营养枝外,下部可形成短枝。适用于弱树、老树、老弱枝的更新。

4、极重剪:在枝条基部轮痕处,或留2~3个芽,基本将枝条全部剪除。由于剪口处的芽质量差,只能长出1~2个中短、枝。

重剪,对剪口芽的刺激越大,由它萌发出来枝条也就越壮。轻剪,对剪口芽的刺激越小,由它萌发出来枝条也就越弱。所以对强枝要轻剪,对弱枝要重剪,调整一、两年生枝条的长势。

二、疏剪(疏删、删剪)

从枝条的基部起把整个枝条全部剪掉称为疏剪。它对剪口附近母枝上的腋芽,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也不会增加母枝上的分枝数,只能使分枝数减少。主要是疏去膛内过密枝,减少树冠内枝条的数量,调节枝条均匀分布,为树冠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避免树冠内部光褪现象,减少全树芽数,防止新梢抽生过多,以免消耗营养,有利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疏剪的对象枝有:枯老枝、病虫害枝、衰老下垂枝、竟争枝、徒长枝、根乘条等。疏大枝、强枝和多年生枝,会削弱伤口以上的枝长势,有利于伤口以下枝条生长。如疏去轮生枝中的弱枝,密生枝中的小枝,对树体都极为有益。但疏剪枝条不易过多,多了会减少树体总叶面积,会削弱母树总生长力。为了使树木整体营养良好,幼树时不易疏枝过多

三、缩剪(回缩修剪)

短截多年生枝称回缩修剪。它可降低顶端优势的位置,改善光照条件,使多年生枝基部更新复壮。在回缩短截时往往因伤口而影响下枝长势,需暂时留适当的保护桩。待母枝长粗后,再把桩疏掉。因为这时的伤口面积相对缩小,所以不影响下部生根。回缩疏枝造成的伤口对母枝的削弱不明显,可不留保护桩。延长枝回缩短截时,伤口直径比剪口下第一枝粗时,必须留一段保护桩。疏除多年生的非骨干枝时,如果母枝长势不旺,并且伤口比剪口枝大,也应留保护桩。回缩中央领导枝时,要选好剪口下的立枝方向,立枝方向与干一致时,新领导枝姿态自然。立枝方向与干不一致时,新领导枝的姿态就不自然。切口方向应与切口下枝条伸展方向一致

四、摘心(摘芽)

为了使枝叶成长健全,在树枝成长前用剪刀或手摘去当年新梢的生长点称为摘心。摘心可以抑制枝条的加长生长,防止新梢无限制向前延长,促使枝条木质化,提早形成叶芽,暂缓新梢生长,使营养集中下部帮助侧芽生长,增加枝数。摘心一般在生长季节进行,摘心后可以刺激下面1~2个芽发生两次枝。早摘心枝条的腋芽多在立秋前后萌发成两次枝,从而加快幼树树冠的形成。一般两次枝上不再进行摘心,以巩固两次枝的生长

五、除萌

在树木主干、主枝基部或大枝伤口附近常会生长出一些嫩枝,妨碍树形,影响主体树木的生长,将其剪除称为除萌。它既省工、省力,又节省树木本身养分的消耗,也有利于冠内通风透光,宜在早春进行

树木是什么时候剪枝才合适?

一、剪迟不剪早,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二是枝条太细不宜。

二、剪粗不剪细,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三、剪肥不剪瘦,有时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

树枝修剪顺序及注意事项:

修剪的顺序

独立枝修剪应掌握一看、二剪、三检查原则,修剪前先察看树木的生长势、枝条分布情况及冠型状态等,尤其对多年生枝条要慎重考虑后再下剪。剪时由上而下、由里及外,先粗剪后细剪。从疏剪入手把枯枝、密生枝、重叠枝等枝条先行剪去,再对留下的枝条进行短剪。剪口芽留在期望长出枝条的方向。需要回缩修剪时,应先处理大枝、再中枝、最后小枝。修剪后检查处理是否合理,有无漏剪与错剪,以便修正或补剪。

修剪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修剪时,所有用具、机械必须灵活、牢固,防止发生事故。修剪行道树时注意高压线路,并防止锯落的大枝砸伤行人车辆。

(2)抹芽除蘖时不能撕裂树皮,以免影响树体生长。

(3)修剪工具:剪口锋利,修剪病枝后应用护树将军及时处理,然后再修剪其它枝条,以防止交叉感染。修剪下的病虫枝及时收集烧毁。

园林观赏树木修剪时期分为生长期(春季或夏季)修剪和休眠期(冬季)修剪。

在园林观赏树林修剪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培养出优美的树形。通过修剪进一步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幼树提早开花结果,又能延长盛花期、盛果期,也能使老树复壮。树木的冬季修剪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可以概括为截、疏、除蘖。

因为处于休眠期,此时修剪对树木的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护树木。修剪要因树木种类而异,区别对待。对于开花的花木,凡在春季开花的花木,修剪要适度,只剪除无花芽的秋梢,不能重剪。以免影响第二年开花。凡是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如月季、扶桑等应当重剪,以使其来年多开花,多结果。对于落叶花木的修剪,应当注意不要在落叶前修剪。要在落叶后进行,以避免花木营养损失过大,而且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修剪伤口的感染。

冬季修剪还要注意气温,在天气严寒时,不易修剪,以免树木伤口冻伤。可在早春天气回暖,根系进入旺盛活动之前进行。冬季修剪要根据树木特性、天气条件等因素来进行,以达到整形、促长、越冬、防虫的目的。冬季修剪还要注意,不要伤及紧贴主干的部位,不要将侧枝残桩留得太长,以促进伤口早日愈合。锯口要平滑,避免树皮撕裂。还要在锯口涂抹保护剂,如快活林愈伤膏等。在修剪时,还要注意顶部侧芽应留在枝条的外侧,以保持树形向外生长。

剪枝,是盆景制作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盆景成型的速度和品位,现归纳为“三剪三不剪”,供读者参考。

一、剪迟不剪早。

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二、剪粗不剪细。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结果事与愿违。

枝条短剪成托,必须预定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一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

正确的做法是: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

三、剪肥不剪瘦。

有时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

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

一般是冬季和早春,生长中枝干常规修剪如何处理?

⑴留主干枝和预留枝,修剪过多的萌蘖枝,减少树体营养的浪费消耗。

⑵修剪病虫枝,避免病虫害继续传播。

⑶修剪郁闭枝,促进通风透光。

⑷修剪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对于较大伤口可及时涂刷“快活林愈伤膏”封闭促进愈合。

大概是冬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