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草的栽培技术

陆林农业 2023-09-29 20:35 编辑:admin 173阅读

苏丹草的栽培技术

苏丹草根系发达,株体生长旺盛,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营养,因而整地要求深翻,并施足底肥,每亩有机肥料1500~2000千克。在晚霜过后地表温度达12~14℃时即可开始下种。为保证长夏绿饲草不断线,可于每隔20~25天播种一次。苏丹草种子田间发芽率低,收草田每亩播种量2.5~3.0千克,收种田可减半。宜条播,收草行距30~40厘米,收种行距50厘米。一般覆土深度4~5厘米,土壤墒情差时可深达6厘米。苗期易受杂草危害,要注意中耕除草。每次刈割后,都应灌溉和追施速效氮肥。青饲或青贮以孕穗至乳熟期为宜。调制干草以抽穗期为宜。刈割留茬6~10厘米,以利再生,晌掘收种子宜在主茎的种子成熟时进行。如果等到分枝上的种子成熟才收种子,则主茎上价值最高的种子早已脱落。种子成熟时穗色变黄而干燥,种粒有光泽,压之有硬感。苏丹草幼苗期含氰氢酸较高,以后随生长而减少。宜在株高50~60厘米时刈割,割后稍加晾晒,而后饲喂,可避免牲畜中毒。苏丹草种子与其他谷类种子比蛋白质含量也高,却因含有单宁,具收敛作用,不宜作精料。但与其它谷实等量混合;仍可饲用。

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苏丹草根系发达,应充分整地,创造疏松的耕层环境。一般深耕20—22厘米,并及时耙压。种植前要施足底肥,对红壤、黄壤和盐渍化土壤更应增施磷肥。

2.播种:当表土土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春播,播期可延至7月份。一般采用条播,行距为30厘米,每亩用种量2—3公斤,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要填压。苏丹草可与一年生豆类作物混播。

3.田间管理:苏丹草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一般苗高10—15厘米时开始中耕除草一次,15天后视情况再除草一次,将杂草消灭在封垄前。此外,除播种前放足底肥外,在分蘖、拔节、孕穗期以及每次收刈后,均应及时结合灌溉或淋水进行追肥一次。 1.放牧利用:苏丹草地可供牛、羊、猪、马等家畜放牧采食,无患膨胀病之虑。一般第一次放牧在拔节初期;第二次在孕穗期;第三次在抽穗期;第四次在霜前或霜后,至全部吃完。

2.青刈青饲:苏丹草作为马、牛、羊、猪、兔及鱼类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闭做,可分期刈割饲用。一般株高50~70厘米时可第一次刈割,以后每隔20—30天刈割一次。若用苏丹草幼嫩鲜草喂猪,可占日粮1/3—1/2,以打浆或粉碎喂给;养牛每天每头需喂30—40公斤鲜草;羊、兔可以整喂或切短喂给;喂鱼时,将鲜草粉碎后喂给,效果更佳。 禾草壳二孢叶斑病、禾草炭疽病、苏丹草叶点霉病、禾草黄矮病毒病

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草原毛虫类、粘虫、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缢管蚜、意大利蝗、无网长管蚜、蛴螬、蝼蛄类、金针虫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大垫尖翅蝗、小麦皮蓟马、麦穗夜蛾、跳甲类、赤须盲蝽、叶蝉类轿谨衡

苏丹草根系发达,在整个生长期,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固应深耕。可在播种前-年深翻耕,并施足底肥。

一般每公顷施厩肥巧1500-2250千克,或每公顷施30%的复合肥450-600千克。在干旱地区和盐碱土地带,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防止碱化,也可进行条松或不翻动土层的重知渣耙灭茬,翌年早春及时耙糖或直接开沟于春末播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放搭者悄牧利用:苏丹草地可供牛、羊、猪、马等家畜放牧采食,无患膨胀病之虑。一般第-次放牧在拔节初期;第二次在嫌慧孕穗期;第三次在抽穗期;第四次在霜前或霜后,至全部吃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土豆种植技术 土豆高产种植技术介绍

你好,马铃薯的种植要选土壤肥沃、疏通透气、排水良好的地块。马铃薯最怕涝,一旦积水,就易得晚疫病死秧烂薯块。马铃薯是一种喜肥植物,栽培前要施足充如基分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

马铃薯要进行轮作,忌连茬。前茬要避开茄果类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等,可减少一些绝碰病害的发生。

马铃薯的种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生产二茬: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山东地区春马铃薯从2~3月播种,到5~6月收获;秋马铃薯从8、9月播种至11、12月左右月收获。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各地种植和收获时间各有不同。春茬一般比秋茬产量高。

根据一些土豆渣宏谨种植老农的经验,土豆生长期对于钾肥的需求量是比较高的,因为土豆如果想提升自己的产量,一定要注意补充钾肥,可以补充相对应的硫酸钾,然后注意培土,在除草的过程中施用钾肥,建议使用海餐沃大量元素高钾水溶肥,能够提升土豆的产量,是在土豆种植过程中不能够忽略的一种肥料,大家可不要忽视。

一、适时播种,合理栽植

春季种植*豆是非常好的,2-3月份播种最佳时间,在种植的时候,选取肥沃、透气性好的*块进行播种,每隔60厘米的距离播种一个,播种前先用除虫剂顺沟喷洒,防治地下害虫。施入充足的有机肥,并实行地膜覆盖。

二、苗期管理

播种后20天左右,苗出*,在苗处将膜抠破放风进入大道通风,苗长到10厘米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压严。

三、肥水管理

*豆种植好后,需要先蹲后促,在显蕾前,尽量不要浇水,以防地上部分疯长,而在显蕾以后,浇水施肥,以促进闷唤渣地下部分生长。在4月份的时候要进行中耕追肥,每亩施入30-40公斤氮肥,蚂悄然后进行培*浇水,更加*壤湿度进行合理浇水,提高*豆的营养吸收能力,见干就浇,收获前十天,不浇水,避免田间出现烂薯,如果出现植株疯长,就要喷施多效唑进行合理控旺,减少植株生长的养分消耗。

四、病害防治

*豆容易出现晚疫病,要严格检疫,保证不从病区调种;减少病害发生,在播种之前,做好种薯处理,实行整薯整种,需要切块的,应该注意切刀充分消毒;在链差*豆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晚疫病发病植株,就要及时喷药防治,一般可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每周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4次即可。

1、切块催芽:3月初催芽,切好后进行杀菌消毒。

2、整地开沟:一般为双沟定植,开沟采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

3、查兆帆苗补苗大者:土豆出齐后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及时补苗。

4、中耕培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滚猜薯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适时追肥:出苗后追施芽苗肥,现蕾期追施结薯肥。

5、病虫防治:积极防治常见病虫害。

1 深耕整地

种植人员在马铃薯栽种前, 需要选择好种植土壤。由于马铃薯耐旱的特性, 地势较为开阔、土层疏松的旱地就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马铃薯忌重茬, 要实行轮作, 以大豆茬和玉米茬最适宜马铃薯的生长。种植人员在收割前茬作物后, 要及时的翻耕灭茬, 翻耕的深度要达到30 cm左右。

2 配方施肥

在进行马铃薯种薯种植之前, 还需要进行配方施肥。种植人员要一次性施足农家肥, 来作为马铃薯生长的底肥, 以促进种薯根系生长。在施底肥的时候, 主要以有机农家肥料为主, 再配合氮、磷、钾肥进行混合使用。一般来说, 施优质腐熟农家肥的标准是65-75 t/km, 含磷肥600-900 kg/km, 磷酸二铵17 kg/km, 硫酸钾肥257 kg/km, 通过这样的方法, 能满足马铃薯种薯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3 良种选用

马铃薯种薯的品种能够影响长势和产量, 因此, 种植人员需要选择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作为种薯, 才能够提供保证收获质量。山西省马铃薯的品种繁多, 主要有晋薯2号、晋薯8号、青薯9号等, 在太原市地区, 一般选用产量较高、外形饱满、抗逆性强的青薯9号马铃薯作为薯种, 能够取得非常好的产粗困悉量, 平均亩产可达高达2920公斤左右。

4 播前催芽

由于马铃薯是在春季种植, 而山西省春季气温偏低, 直接栽种马铃薯能够影响种薯的出芽率, 而经过催芽的种薯的成活率比不催芽增加15%左右。因此, 种植人员要对种薯进行催芽。在进行催芽的时候, 种薯的切块不宜过大, 否者影响种子的数量, 一般的种薯块10-20 g左右, 在切好之后, 用药剂进行杀毒, 减少病毒存活的几率。当种薯发芽, 长到2-3 cm时, 才可以进行播种。在播种前一个月左右, 要将发芽的种薯放在室温16℃的散射光下照射, 增加芽的生存能力, 要注意发芽种薯的堆放以2层为最佳, 过多容易腐烂。

图片

5 播种及合理密植

当室外的温度达到13℃左右, 土壤中的地温达到10℃, 并且逐渐稳定后, 种植人员就可以将发芽的种薯进行播种, 一般播种的时间是在晚霜前20天左右, 晋中的播尺盯种时间是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为宜。同时, 种植人员还要注意, 马铃薯的种薯种植不宜过密, 如果过密, 会导致土地营养供给不足, 马铃薯茎块生长缓慢, 一般马铃薯留苗数量实在4.5-50万株/km, 种薯播种量在1500-1700kg/km。由于整薯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幼苗成长, 为了获得足够的产量, 种薯田植株密度要比一般商品薯生产田高。

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 虫害、营养缺失等问题会导致马铃薯出现减产情况。因此, 种植人员要加强田间管理。

(1) 要查苗补苗, 严格去杂。种植人员在马铃薯生长初期, 要定期到田地去查看, 对覆膜栽岩乎培的马铃薯种薯进行压土或者破膜引苗, 提高出苗率, 一旦发现缺苗现象, 要及时移植幼苗。在整个种薯的生长期中, 种植人员要进行至少3次严格的拔除病株和杂草, 第1次在出苗期, 第2次在开花期, 第3次在马铃薯收获前期。

(2) 注重中耕培土和追肥。在出苗前, 种植人员要用铁齿耙将土壤疏松, 改善种薯通气条件, 帮助苗出土。在出苗后, 马铃薯植株开始封垄, 需要培土2次, 要大量向苗根壅土, 促进根部的生长。

(3) 注重合理灌水和及时防涝。当马铃薯开始出现花蕾时候, 种植人员要开始进行灌水, 以每20 d灌水1次为标准。到了块茎膨大期, 要灌水3次, 保持土壤湿润, 满足根茎需水, 在结薯后期不要轻易浇水, 避免薯烂的现象发生。如果在雨季时, 垄沟有积水, 要及时的进行排水防涝, 避免未成熟的茎块腐烂。

(4) 注重防治病虫害。病虫害导致马铃薯种薯出芽率低和减产的最重要原因, 马铃薯易发的病虫害分为晚疫病、环腐病、病毒病、虫害等。针对晚疫病, 种植人员要延迟种薯播期, 严格挑选种薯, 降低病菌滋生可能性, 来减少病株产生。可以通过药剂防治, 来保护尚未染病的种薯。病情前期可用60%代森锰锌溶液或者80%的喷克可温性粉剂150 g, 加水40 kg稀释, 来喷施植株。

针对病毒病, 种植人员可以加强种薯预防管理, 在蚜虫高发期, 田间的蚜株达到10%数量时, 可用10%的来福灵药剂、1.5%的速灭杀丁药剂, 加水50 kg进行田间喷洒, 要注意喷洒仔细, 不能漏喷或者重喷。

针对蚜虫、28星瓢虫的马铃薯虫害, 种植人员可以运用人工和化学药剂组合防治。通过清理田园杂草, 使用糖蜜诱杀器及黑光灯诱杀蚜虫, 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也可以使用1%的敌百虫粉剂, 按照52 kg/km, 拌入细土中, 在施洒的时候, 要顺着垄沟或者苗根部, 来毒杀瓢虫等害虫。同时, 也可以使用45%磷乳剂1500 m L, 加水600 kg, 进行田间喷雾, 也能有效的防治蚜虫。

切块催芽,保证全苗。切块催芽每亩需种薯150千克左右。播前20~25天将种薯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晒种2~3天,同时剔除病薯、烂薯,然后进行切块。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最后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每块种薯保有1~2个芽眼,重量25~30克。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为谨悄18~20℃的室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播种。

双膜覆盖,适时播种。一般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天上午,在大拱棚内实行单垄双行种植。采用大拱棚内套小拱棚可进一步提早祥梁渣上市。垄距80厘米,种双行,株距25~30厘米,亩种植5500~6000株。种植时开沟深8~10厘米,宽20厘米。施种肥和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与土混匀,浇水后斜调角种植,芽向上,用少渣仔量细土先盖住芽,然后覆土起垄,垄高15厘米左右,把垄面搂平,喷施除草剂,然后用90厘米宽地膜进行覆盖。

施肥完成以后,还需要对土地进行翻动和浇水,让肥料和土壤能够混在一起,增加土壤肥沃性。混合好以后把土地刨匀称,再让太阳晒个三五天就可以播种了。需要注意的是,播种不要选中阴雨天气,因为阴雨天气没有太阳,不利于种子的发育和生长,而且雨水可能会冲断芽苗,降低了存活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