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发酵工程的专业课和参考书。

陆林农业 2023-08-02 04:44 编辑:admin 253阅读

当然还有政治和专业课了

专业课可以选生物化学和微生物综合

你可以进学校网站找

12年的微生物大纲是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综合(发酵工程专业)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微生物学》是微生物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综合重点检查考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及其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掌握发酵工业中常见及常用各类微生物的形态构造、营养与代谢、生长及控制、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生态等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并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设计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方案,并对发酵过程和工艺的微生物学原理进行合理解释。

二、试题类型及比例

1、选择 / 判断题:约20 %

2、名词解释:约20 %

3、问答题: 约60 %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主要内容

(一) 绪论

1. 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3.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4. 21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

(二)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重点掌握各类微生物(细菌、防线菌、酵母菌、霉菌、担子菌、噬菌体和藻类)的形态、细胞构造、繁殖方式、培养特征和分类,并对发酵工业中常见常用的各类微生物进行了解。

(三)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1. 微生物的营养

2. 微生物的生长

3. 生长与发酵产物生成

(四)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1. 微生物的代谢

2. 微生物代谢的自动调节

3.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及其应用

(五)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1.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2. 污染微生物的控制

(六)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1.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

2. 基因突变及应用(含诱变育种、代谢调控育种等)

3. 基因重组育种(含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4. 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

5.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七) 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2.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八)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微生物活菌计数技术以及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要求掌握实验的设计原理、主要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该实验技术的适用对象等。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诸葛健,李华钟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

2. 诸葛健,李华钟,王正祥主编,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它是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解决实现这些工艺(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的工程学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发酵工程”。

(3)发酵工程是用来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发酵工程从工程学的角度把实现发酵工艺的发酵工业过程分为菌种、发酵和提炼(包括废水处理)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学问题,一般分别把它们称为发酵工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工程。

(4)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灵魂。近年来,对于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

(5)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此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发酵工艺上还分类批量发酵:即一次投料发酵;流加批量发酵:即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连续发酵: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溶壁酶等),蛋白质纯化技术(沉淀法、色谱分离法和超滤法等),最后还有产品的包装处理技术(真空干燥和冰冻干事燥等)。

此外,在生产药物和食品的发酵工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公布的cGMPs的规定,并要定时接受有关当局的检查监督。